|
訪客分享 |
蜉 蝣
俗稱蜉蝣,分類於動物界、節肢動物門、昆蟲綱、蜉蝣目。
生活史為卵、稚蟲、亞成蟲、成蟲,屬於不完全變態(半行變態)。中小型,體長2 剛羽化的成蟲必須經過一次蛻皮才能算成蟲,未蛻皮前叫做「亞成蟲」,翅膀不呈透明,蛻皮後翅膀才會透明且有漂亮的光澤。亞成蟲已能用氣孔呼吸,但複眼和足尚有一部分未完成,亞成蟲期長短是依種類而定,亞成蟲期短的成蟲的生命也短。
稚蟲棲息水中,靠腹側之氣管鰓呼吸,植食性,幼生期很長,有的要脫皮20餘次。成蟲口器退化,壽命很短約1
- 3日,故有「朝生暮死」的稱號。其實蜉蝣的壽命並不只有1天,「朝生暮死」只是成蟲階段的過程,昆蟲從卵孵化經幼生期到羽化成蟲才算是一生,所以蜉蝣的壽命至少有一年之久。成蟲棲息水邊,交尾期雄蟲群集「婚飛」,雌蟲以近似投水的形態產卵於水面,大量的卵漂浮,一部分成為魚類的食物,一部分孵化。卵產在水中,每粒卵都具向外伸展的纖毛,能纏在水草或水底的砂石上等待孵化。
台灣已知的科,為 四節蜉科Baetidae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