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文章 →本頁  


        如果我們的眼睛長這樣,在人群中一定活不下去,不是看不見,也不是不方便,而是與眾不同,摧毀內心的其實是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 看到這張臉和容貌,讓我想到這個一句:不思善、不思惡,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?清楚知道自己,當下做自己,生命的本質便是順應自然。

         每一種昆蟲的長相都不一樣,除了複眼外還有單眼,有些沒有單眼。複眼能辨識物體的形態和顏色,單眼用來辨別光線的強弱、方向,昆蟲所見的顏色和人類不一樣。一般昆蟲看不到紅色,蜜蜂不能辨識紅色和綠色,而人類看不到的紫外光,對大多數昆蟲來說,卻是最耀眼的光源,在昏暗的光線下,昆蟲眼中的顏色是非常豐富的。

        地棲的白蟻、跳蟲、螞蟻,居家櫥櫃、床鋪隙縫裡的衣魚、貓蚤,和多數的幼蟲複眼構造都很簡單,由1-15個小眼組成,事實上牠門是看不見的,只能用皮膚、茸毛等感覺器辨別物體。

        多數的昆蟲複眼由一千到數萬多個小眼組成,視力很好。譬如蒼蠅有4000-5000個小眼,蝴蝶有12000-17000個小眼,蜻蜓有10000-28000個小眼。構造越「精密」視力越好,所以蜻蜓的視力最好,能看清楚1-2公尺距離的物體,其次是蝴蝶,蒼蠅只能看到4-7公分距離的東西。

        昆蟲的視力雖不及人類,但對於移動物體的反應卻很敏感,當一個物體突然出現時,蜜蜂只要0.01秒就能做出反應。

        有些昆蟲的複眼又分為上、下兩個,成為「四眼」的昆蟲。譬如生活在水中的豉甲,牠門的複眼能發現水面的目標,又能看到水中的物體,而突眼蠅、柄眼蠅的複眼著生在頭部兩側的柄端,形態十分特別。

昆 蟲 的 眼 睛

        一隻麗蠅,在這個紅色的複眼裡大約有4000個小眼,多數雙翅目的昆蟲視力都很好但與蜻蜓和蝴蝶相比還差了一大截,蜻蜓的複眼裡有1-28萬個小眼,蝴蝶有1-2 萬個小眼。

         這是天文數字,怪不的在野外想拍蜻蜓和蝴蝶是那麼的困難啊!



        雖然牠們有一對大眼睛但多數的昆蟲都是近視眼,食蟲虻的複眼泛著七彩的色澤,但牠只能看清楚前方4-7公分的東西。

        大蚊複眼較其他雙翅目的昆蟲小,但別以為這樣就能輕易靠近,雖然無法完整看清楚物體的全貌,但對移動的物體反應卻很靈敏,所以要近距離拍大蚊就要練好攝影的功夫!

        柄眼蠅的複眼長在眼柄的端部,牠的視角應該比別人更寬廣吧! 這長相不要說跟人類不同,就是昆蟲界也是個怪物。

        但作為一個獨立的自我,下面這一句可以好好地體會:

        不思善、不思惡,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?清楚知道自己,當下做自己,生命的本質便是順應自然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一般食蚜蠅的複眼能分辨出雌、雄,複眼相連的是雄蟲,兩眼分離的是雌蟲 ,這是某些雙翅目所擁有的特徵,但卻不是所有食蚜蠅都適用。

        縞蠅的複眼很迷人,佔了整個頭部,單眼在後方,紅色的眼裡還有綠色的斑紋,這些顏色是人類所無法理解的?

        牠們靠著眼睛的形狀、大小與顏色進行定向、覓食與求偶。

        蜻蜓  的複眼由1-28萬多個小眼構成,視力最好,能看清楚1-2公尺距離的物體,所以要拍蜻蜓必須在較遠的位置,不然一靠近就飛走。(綠胸晏蜓)

        蝴蝶的複眼也由1.2-1.7萬個小眼組成,視力相當好,所以拍蝴蝶不容易。 (銀紋淡黃蝶)

        蜉蝣的複眼分上下兩層,像蛋糕,複眼前方是單眼,有3枚,長得像水晶球。

        蜉蝣的複眼上層能看到天空中的獵物,下層能看到地面和前方的狀況,堪稱多功能的視力。

        許多鞘翅目的幼蟲,鱗翅目的毛毛蟲,(上圖)只有「聚眼」,由5枚小眼組成,幾乎看不到東西,要到羽化後複眼才能形成。

        衣魚的複眼構造都很簡單,由14個小眼組成,事實上牠門是看不見的,只能用皮膚、茸毛等感覺器辨別物體。

        多數的昆蟲都有單眼,由1-3個組成,薄翅蟬的單眼在兩複眼之間,可以辨識光、強弱和方向。

        而分離的複眼有助於看到更寬廣的空間,避免被天敵獵捕,這種求生的能力相較其他弱小的昆蟲更具優勢。

        盲椿象只有複眼,沒有單眼,但視力是正常的,牠不「盲」,也不是看不見物體喔!

 







本頁建製2016年03月23日      更新2024/10/20       網頁、攝影:嘎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