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→目 →科 →本頁 | 訪客分享 |
太魯閣四鰓扁泥蟲 Eubrianax tarokoensis Lee and Yang, 1990
↑太魯閣四鰓扁泥蟲 (雄) (三峽) (扁泥蟲科 / 四鰓扁泥蟲屬) 雄蟲體長6.5mm,體背橙褐色,觸角長在複眼上方,長櫛齒狀,小盾板顏色較深,翅鞘橙褐色具不明顯的縱紋,各腳淺褐色,跗節黑褐色 。 雌蟲體長6.8mm,頭部黑色縮進前胸背板下,前胸背板橙色,前緣有2枚不明顯的黑色斑點,前胸背板外緣透明,小楯片橙褐色,翅鞘黑色具縱向的溝槽,翅背佈滿細毛,翅形較圓胖,各腳黑色。 本屬6種,本種記錄於低海拔山區的清淨溪流環境,成蟲具強烈的趨光性。幼蟲生活於水底,形狀像一枚銅板緊黏岩石,俗稱「水錢」,以刮食石頭上的藻類為食,在水中化蛹,並逐漸脫去背殼,浮出水面羽化。 ↑太魯閣四鰓扁泥蟲,雄,觸角櫛齒狀發達。(三峽)
↑太魯閣四鰓扁泥蟲,雌,外觀像金花蟲,頭部黑色縮進前胸背板下。(三峽)
↑太魯閣四鰓扁泥蟲,雌,觸角構造簡單。(三峽)
↑扁泥蟲科的幼蟲,體扁而圓,周圍鑲紅褐色邊。(三峽)
↑扁泥蟲科的幼蟲,附著在溪流裡的石面,模樣像「水錢」。(三峽)
(附記) 扁泥蟲幼蟲棲息於湍急的溪流,身體扁圓形附著於水底的岩石上,乍看像一枚銅板,俗稱「水錢」。在水中牠們靠背上濃密的毛或刺所形成的空氣膜,提供分布其中的氣孔呼吸。主要分為四個亞科,扁泥蟲亞科(Psepheninae)、四鰓扁泥蟲亞科(Eubrianacinae)、軟鞘扁泥蟲亞科(Psephenoidinae)、離節扁泥蟲亞科(Eubriinae)。本科全世界約有260種,台灣已知7屬15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