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→ 目 → 科 →本頁 | 訪客分享 |
蓬萊長頸金花蟲 Lilioceris formosana Heinze, 1943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 (金花蟲科)體長 8.5 - 9.5mm,頭部紅色,觸角黑色,頭部與前胸背板間具明顯的細頸,前胸背板紅色光滑,各腳及腹面紅色,外觀近似菝葜長頸金花蟲但本種翅鞘靠基部處刻點較少且光滑,翅鞘末端的刻點幾近消失,各腳腿節都是紅色。 本屬9種,本種舊稱台灣長頸金花蟲 ,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,寄主植物與菝葜長頸金花蟲同,成蟲外觀近似不容易分辨但從幼蟲就容易分別。 蓬萊長頸金花蟲雌蟲產卵一葉約15粒,體背淡黃色密布黑點,幼齡群聚;菝葜長頸金花蟲雌蟲產卵一葉約1-2粒,體背橘紅色具縱向的斑點排列,背上的糞團幾乎蓋滿全身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翅鞘靠基部處刻點較少且光滑,翅鞘末端的刻點幾近消失,各腳腿節都是紅色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中後胸、腹部側緣有不明顯的白色絨毛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翅鞘末端的刻點消失。 ↑菝葜長頸金花蟲,近翅鞘末端的刻點消失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停棲嫩葉畫面清新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中後胸腹面黑色或紅褐色,側緣不具黑色分布,腿節紅褐色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卵,多枚團聚或相疊,剛產下的顏色較淡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卵,顏色漸漸變黑。
↑蓬萊長頸金花蟲,寄主植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