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→本頁   訪客分享

赤星瓢蟲 Lemnia saucia  (Mulsant, 1850)

赤星瓢蟲 Lemnia saucia

↑赤星瓢蟲(雄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(瓢蟲科)  體長 5.2 - 6.7mm,體背黑色, 前胸背板兩側有2顆白色圓斑,圓斑大,側達邊緣,小楯板黑色,翅鞘左右各有一枚紅色的大圓斑,位置於中央或偏後。雄蟲體型較小,頭額白色,雌蟲體型較大,頭額黑色。

本屬6種,本種紀錄於平地至低、中海拔山區, 常出現在蚜蟲出沒的植物上 ,遇到騷擾有些個體會裝死掉落地面,腿部關節分泌臭液嚇退天敵,為常見的種類,少數個體以成蟲越冬,普遍。

赤星瓢蟲 赤星瓢蟲

↑赤星瓢蟲,前胸背板兩側的白斑為圓形,體背具油亮的光澤。

Lemnia saucia 赤星瓢蟲

↑赤星瓢蟲,翅鞘上的紅斑大且圓。

↑赤星瓢蟲,雄蟲,頭額白色。  (體長6mm)

↑赤星瓢蟲,雌蟲,體長7.2mm,頭額黑色。

↑赤星瓢蟲交尾的情形,可看出雄蟲頭額有白斑,雌蟲黑色。 

↑赤星瓢蟲的卵,橢圓形聚成一團,兵蚜能刺破卵,是一種禦敵機制。

赤星瓢蟲蜜腺

↑赤星瓢蟲,和螞蟻一起取食野桐葉基上的蜜腺。

赤星瓢蟲幼蟲

↑赤星瓢蟲,幼蟲體狹長,胸部背節間有縱向的黃斑,腹背黑色,中央及末3節有黃色橫斑。

赤星瓢蟲幼蟲

↑赤星瓢蟲,幼蟲,體型較寬廣的個體。

↑赤星瓢蟲,前蛹期還可以看到腳。  

赤星瓢蟲蛹

↑赤星瓢蟲,蛹體寬而短,胸背斑點4枚。

↑赤星瓢蟲,剛羽畫翅面橙色,經過3小時出現紅斑,再過3小時紅斑鮮艷,翅鞘轉為黑色。

赤星瓢蟲羽化

↑赤星瓢蟲,剛羽化的個體顏色較淡。

↑赤星瓢蟲,羽化後留下的蛹殼。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赤 星 瓢 蟲 誤 闖 地 雷

       赤星瓢蟲飛過來,想取食花蜜,奈何掉進芒草的死亡的陷阱,柔軟的後翅一下子就被棘刺卡住,無法飛離。  更多

 

 

近似型態的比較:

近似:紅星盤瓢蟲 Phrynocaria congener (紅星型)

近似:八斑盤瓢蟲 Coelophora bowringii

近似:臺灣唇瓢蟲 Chilocorus shirozui

 

其他:找錯對象的瓢蟲

 

 

 

 


回主題頁


本頁建製2003年12月17日      更新2024/09/25      網頁、攝影:嘎嘎         版權說明        首頁